科学研究
天马学术论坛 第104期
2021年01月06日    查看

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做学术报告

2020年12月11日上午,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应我校生物学院姚瑞枫教授邀请,在线作《大豆氮磷养分协同高效机制及根系遗传改良》及《茶树适应酸性土壤的机制和应用》的学术报告,并与我院师生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。本次报告由姚瑞枫教授主持,生物学院及隆平分院相关老师及研究生200余人参加。

廖老师课题组长期致力于,通过调控作物根构型来改良作物营养元素吸收效率。磷是限制大豆增产的关键因素,大豆根的构型对磷的吸收效率影响很大。GmEXPB2是调控大豆根构型响应磷胁迫的重要基因,可以影响根对磷的吸收效率,同时GmPTF1可能是低磷胁迫下调控GmEXPB2表达的转录因子,进一步说明了调控根构型是改良作物磷吸收效率的可行途径。同时廖教授介绍了氮磷协同高效育种技术,以磷促氮,以磷促瘤。氮磷协同高效关键基因GmEXPB2可以提高大豆根系被根瘤侵扰的几率,从而促进结瘤,从而显著影响结瘤大豆的氮磷吸收效率及产量。大豆氮磷高效绿色育种技术,通过根系遗传改良,可减少肥料使用70%,显著促进根系/根瘤生长,提高氮磷吸收效率。在福建多地创建的大豆—茶树生态茶园示范点,显著优化茶园土壤养分含量,在茶叶增产的同时,又保护了生态环境。

土壤养分直接影响茶树品质,茶树在南方酸性土壤的驯化下,进化出独特的养分吸收偏好机制。廖教授开创性地发现:茶树生长根本不需要专门补充磷元素;对大多数植物根系有毒害的铝元素是茶树根系生长的必须元素。还总结出茶树对土壤养分的喜好规律:“喜铵性,聚铝性、嫌钙性、低氯性”,给茶农科学施肥提供科学支撑。除了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,廖教授积极把理论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使老百姓从中获益,比如带领课题组开发出茶园土壤优化关键技术。茶园土壤优化关键技术之一:套种特选绿肥作物(大豆/油菜)。茶-豆套作还可以减少茶树病虫害,基本达到化学农药零使用。茶园土壤生境优化关键技术之二:合理施肥。包括三个方案:化肥减量、有机物替代化肥、化肥零使用。

廖教授的报告不仅条理清晰,内容丰富,而且讲解深入浅出,趣味盎然,激发了我院师生的浓厚兴趣,会后讨论热烈,达到了很好的学术交流效果。最让人感动的是,廖教授并没有满足于基础研究方面的卓越成果,而是奋力将论文真正写在祖国大地上。廖教授的茶园土壤优化技术不仅提高农民收入,也留住了绿水青山。这也启发我们科研工作者,要善于把基础科学研究成果,及时转化为生产力,服务劳动人民和国家战略需求。

报告人简介:

廖红,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、教授,党的十九大代表。2014年荣获第十一届“中国青年女科学家”奖,并陆续入选多项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。长期从事作物根系养分高效遗传改良工作,在作物根构型定量分析及三维重建、磷效率生理和遗传改良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。在中国科学、PNAS等国内外专业杂志刊物发表论文130多篇,其中SCI论文80多篇。

2015年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福建农林大学,组建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。通过创建的茶树优质高效生态栽培模式,在福建省武夷山、福安、安溪、南靖等地建立了多个生态茶园示范点。在茶园中套作氮磷协同高效大豆等茶园土壤生境优化技术,已被推荐为福建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典型模式。2016年至今,示范面积累积超过3万亩,辐射面积超过30万亩;实现示范区减肥减药超过30%、减少水体磷污染超过60%。培训涉茶人员近万人次;受新华社、光明日报、福建日报、东南卫视等主流媒体报道50多次。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《振兴乡村》、《建设生态茶园》科教片2部。

图文:姚瑞枫